《理智与情感》背后三种不同的婚恋观及影片的现实意义
《理智与情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该片由中国导演李安和编剧艾玛·汤普森联合制作。该片改编自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同名现实主义小说,于1995年上映。这部经典影片凭借细腻的情感描述、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立体的人物形象,在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六项奥斯卡提名。编剧艾玛·汤普森(饰演妹妹埃莉诺),同时也是影片的女主角,也凭借本片获得了最佳改编剧本奖。
影片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当时法律规定,家庭财产由男性传给女性。这种财产继承的方式,使得女性在婚姻和爱情的选择上始终处于被动、弱势的境地。 《理智与情感》就是发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的故事。
老庄园主去世了,家产只能由同父异母的弟弟约翰继承。卑鄙无情的大嫂范妮将埃莉诺母女逐出了庄园。仅有微薄的生活费,他们在远房亲戚的帮助下在乡下租了一间小木屋。大嫂的弟弟爱德华爱上了懂事的妹妹埃莉诺;与此同时,热情的妹妹玛丽安、年轻英俊的威洛比和布兰登上校也陷入了三角恋,性格完全不同的姐妹最终相爱了。谁能得到真爱?
有人说,看来埃莉诺姐姐和布雷登上校更合适。事实上,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他们的内在性格和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已经决定了他们不是同一类人。不同的婚姻和爱情观决定了他们对婚姻和爱情的不同态度。今天我就根据影片中每个人物的感情线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所呈现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婚姻观。在本文的第四部分,我会根据整部电影的爱情故事,谈谈我对婚姻的一些现实想法。
01.以理性和责任为中心的埃莉诺和爱德华姐妹,她们的爱情被理性所束缚。
影片中,相对于妹妹玛丽安轰轰烈烈的爱情,妹妹埃莉诺和爱德华之间理性的爱情着实令人压抑,这与他们的性格有关。
①埃莉诺修女的性格与爱情观
本片的标题是《理智与情感》,姐姐是理性的代表。受出生顺序和社会现状的影响,埃莉诺作为家里的长女,理性、冷静、宽容、矜持。她对别人总是宽容的,无论如何处理任何问题,包括自己的爱情问题,她总是立足于理性的思考。
影片一开始,嫂子的弟弟爱德华就来到庄园做客,明眼人都已经看出他们是相爱的。是的,埃莉诺并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她依然保持着谦虚和自我克制。庄园里,两人有过几次独处的时光,却没有人对他们说“爱”。自始至终,埃莉诺对待爱情的态度始终是理性多于感性,她只是被动地等待。
他们搬家后,埃莉诺从另一个女孩露西那里得知,爱德华和露西已经订婚五年了。面对露西的挑衅,埃莉诺感到无比痛苦。然而,作为一位性格理性、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女士,埃莉诺却将痛苦和爱藏在心里。同时,因为他对露西的承诺,虽然受到折磨,但他仍然默默承受,保守着露西的秘密,将自己的爱深埋在心底。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詹女士邀请她的姐妹们去伦敦。他显然知道自己的爱人爱德华在伦敦,所以他可以去询问详情。但对埃莉诺来说,理性总是占上风。她首先想到的是家庭责任。她必须留下来照顾她的母亲。
最终,当埃莉诺得知自己心仪的人要履行与露西的订婚时,她选择放弃为自己的爱情而奋斗,并以朋友的身份尊重爱德华。在得知爱德华因为娶了露西而剥夺了他的家产后,埃莉诺虽然不想再面对爱德华,但她还是选择了帮助爱德华,并受布雷登委托将牧师的工作转交给爱德华,以促成他与露西的关系。 。韦斯特的订婚。
在我看来,由于埃莉诺理性的性格,她承受了一切她该承受和不该承受的事情。性格的塑造与生活环境,尤其是家庭因素密切相关。片中的大姐埃莉诺作为长女,所肩负的责任远远超过了一个19岁女孩应该承担的责任。她主动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她需要计算房租和日常开支。这些现实生活的情况让她养成了隐忍、克制的性格。
另外,由于社会地位的悬殊,埃莉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时,理智战胜了情感。这个原因阻碍了她主动去追求爱情。正如我姐姐玛丽安所说:
你总是听天由命,凡事忧心忡忡。你的心在哪里?
是的,我想这就是埃莉诺的爱情观,被动又理性。为了所谓的承诺,为了别人,你可以放弃自己的爱情。作为一个观众理智与情感,看着姐姐默默忍受内心的痛苦,我佩服她的理智,也为她心痛。
②责任使爱德华总是陷入爱河,难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其实在我看来,爱德华和埃莉诺是最合适的一对,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爱德华正要离开,在马厩里找到了埃莉诺,但他不理睬她,说话犹豫不决,最终错过了表达爱意的机会。
我一直以为和埃莉诺相处的日子里,有很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但爱德华却总是犹豫不决。就像埃莉诺小姐一样,爱德华本人在爱情上也不够积极。他不善言辞,性格内敛。
影片中,作为男主角的爱德华出场次数并不多。埃莉诺一家搬走后,虽然埃莉诺很期待,但爱德华却从未来过。直到埃莉诺和她的妹妹去伦敦很久了,爱德华才突然到来。但可惜的是,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一进门就撞见了已与他私定终身的露西。当然,又是这样。错过了表达感情的机会。
最终,尽管内心深爱着埃莉诺,爱德华还是决定信守诺言,履行婚约,娶了露西。在我看来,爱德华和埃莉诺一样,把理性置于情感之上,只有在面对承诺时才能克制自己的情感。他不能违背自己的诺言,就像埃莉诺不能违背对露西保守秘密的承诺一样。
在爱德华这样的英国绅士眼里,哪怕是一个年少幼稚的承诺,哪怕是自己不爱的人许下的诺言,哪怕失去了家产和亲人,他们依然会选择保留自己的家产。承诺。正如埃莉诺所说:
爱德华可能会后悔与露西小姐结婚,但他会对自己的新承诺感到高兴。我们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幸福,但我们可能得不到,所以我们就接受命运吧。
当然,作者和编剧都很仁慈,给了爱德华和埃莉诺一个幸福的结局。然而事实上,在影片的最后,背叛并要求解除婚约的却是露西。不然的话,这样的一对有情人是不可能结婚的。在我看来,爱德华和埃莉诺是一样的。由于自身的性格因素,对于爱情来说,他们都是被动的人,都把自己的爱情决定权交给了别人。
02. 我的妹妹玛丽安是第一个爱的人。在她心里,爱情高于一切。
其实我更欣赏姐姐玛丽安,而不是姐姐埃莉诺的稳重内敛。当然,玛丽安和她姐姐的性格完全相反。她是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孩,对爱情毫不犹豫。
影片一开始,代表浪漫主义的姐姐玛丽安就表达了她对爱情的信念:
爱情必须是充满激情的,就像朱莉和亚瑟王后一样。
影片中,两人爱上了美丽多情的女孩玛丽安。一个是比她大15岁、有钱有地位、深爱着她的布莱登上校,另一个是英俊的年轻人威拉比。 。
我想玛丽安知道她想要什么样的爱。她不喜欢太老的布雷登上校,觉得他太无趣深圳私人侦查,所以她对上校的挑衅视而不见。但当她遇到了心中的白马王子威拉比时,她的感情就像脱缰的野马,任由情绪肆意流淌。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理智与情感,玛丽安在雨中摔断了脚踝,威洛比救了她。那一刻,玛丽安深深地爱上了威洛比。虽然她被雨淋湿了,但她的眼里却闪烁着星星。这样的光芒,她认定这就是她想要的爱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玛丽安和威洛比的爱情浪漫而美好。玛丽安一次次踏上威洛比的马车,在乡间小道上欢歌笑语深圳个人信息调查公司,尽情驰骋,毫不在意成为别人的谈资;她和威洛比一起背诵莎士比亚的甜蜜诗篇。威洛比很热情。她剪掉了玛丽安的头发作为爱情的纪念品。她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也不在乎礼节和教育的束缚。
后来,面对威洛比的无理离开,玛丽安与姐姐完全不同了。她必须毫不犹豫地前往伦敦查明真相。
我认为,在玛丽安的心目中,爱情应该是热烈的、浪漫的、热烈的。这就是她的爱情观。因此,她对姐姐的爱情观很不满意。她认为姐姐对爱情的看法过于理性,也认为爱德华过于愚钝。对于她来说,如果认同一个人,就应该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她敢爱敢恨,无论怎样,哪怕为爱搞得血淋淋的,她也不怕。
因此,在影片的后半段,玛丽安在爱情中受到了伤害。她在伦敦的一次舞会上找到了她的情人威洛比,却发现他已经与一位来自名门望族的年轻女士订婚了。这对于把爱情放在第一位的玛丽安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但玛丽安内心注定是浪漫的,爱情是第一位的。即使她被爱伤害,她的仇恨,她对爱的告别仍然是浪漫的。于是,她在一个雨天跑到山谷里,朗读莎士比亚的诗:
如果爱情会改变,随风而行,那我们就不是真的相爱了。爱是一座永恒的灯塔,在暴风雨中依然不为所动。
这是玛丽安。即使分手,她依然想浪漫地告别轰轰烈烈的爱情。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刚刚开始恋爱的女孩来说,爱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即使她知道结果会大失所望,但她有燃烧一切的固执,有义无反顾的勇气,即使受伤,她仍然要爱。他们对爱情毫不掩饰,忘我,热情奔放。
03.以金钱为导向的威洛比和露西,他们的婚姻和爱情观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
除了懂事的妹妹埃莉诺和重情重义的妹妹玛丽安之外,影片中其实还有另一类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是现实主义的代表。
① 为了金钱而放弃爱情的威拉比
事实上,影片中的威洛比有一个有趣的设定。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定义为渣男。因为他不是一个在感情场合耍花招的浪子。
当威洛比和玛丽安第一次见面时,威洛比和玛丽安背诵了他读过的莎士比亚的诗句
心连心,冲破障碍。
当他深爱时,威拉比曾将爱人的头发剪成珍宝。他约了玛丽安,并想第二天有一些独处的时间。我想他当时是想求婚或者表达爱意,可惜命运捉弄了他,财产被收回了。于是他只好离开,去找一个富家小姐结婚。
影片最后,导演给了威洛比一个简单的镜头,他骑着马,远远地站在山坡上,看着玛丽安和布莱登上校的婚礼,然后突然离开。
在我看来,威洛比深爱着玛丽安,但与爱德华不同的是,他很快就向贫穷和现实低头了。于是,权衡利弊之后,他选择了和一个富家小姐订婚。事实上,他们是生活中的大多数。虽然他们已经相爱了,但在面包和爱情之间,他们还是放弃了后者。毕竟,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面包和金钱而放弃了爱情。
②只想通过婚姻进入上流社会的露西
这部电影中最令人讨厌的角色必须是露西。这个女孩是十七、十八世纪女性的代表。她出身于上流社会,却没有财产,也没有工作的机会。他们的心里已经没有了爱情的概念,唯一的想法就是靠婚姻来稳定自己的生活。这就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真实写照。
影片中的露西一出场就带着“绿茶”的标签。他明明知道爱德华爱上了埃莉诺,却装作不知道,然后“漫不经心”地向埃莉诺吐露了自己内心的秘密:他和爱德华已经私下订婚五年了,他却可怜巴巴地想要埃莉诺。诺保守了她的秘密。
在这部影片中,露西一直在努力接近爱德华家族的每个人,以巩固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以便有机会嫁入豪门。
在我看来,露西根本就不爱爱德华。她的婚姻观完全被金钱所主导。起初,爱德华作为家族的长子,理应继承家产,所以露西想尽一切办法表明她和爱德华是真诚的。 ,仿佛是被社会阶层隔开的悲惨鸳鸯。然而,当爱德华决定放弃家产来履行婚约时,露西立即变脸,投奔了继承财产的哥哥。
04.根据埃莉诺妹妹和玛丽安妹妹的爱情故事,谈谈电影给我带来的一些现实想法
在这部影片中,妹妹埃莉诺和妹妹玛丽安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那么现实生活中,面对爱情,我们应该理性还是感性呢?有的人天生热情奔放,有的人则内敛内敛,但我们真正的爱情需要更多的平衡。
今天我就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和爱情故事,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以及电影给我带来的启发。
① 如果你太过克制,你就会变得被动,最终会错过美好的爱情。
在这部电影中,妹妹埃莉诺的爱情故事非常令人压抑。爱德华不善言辞,一直受到年轻时订立的婚约的约束。但妹妹埃莉诺一直在被动等待,却得知了露西的秘密:她和爱德华已经订婚五年了。
得知一切后,埃莉诺伤心欲绝。但她注定是一个隐藏自己情绪的人。她对自己的感受过于理性。即使到了伦敦,她也没有主动联系爱德华,也没有询问爱德华为什么不告诉她订婚的事情。他甚至没有给出解释。不要轻易放过,甚至极力促成爱人与他人的姻缘。
在我看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深圳商务调查,过度克制自己的情绪,就等于把幸福的主动权交到了别人手中,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变成不确定因素。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你不告诉我,我也不告诉你,那将是一次美妙的错过。
我记得七霸说有一档节目,辩论的问题是第一个表达爱意的人是否输了。我认为爱情不能以输赢来评判,因为在等待爱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保持平和的心态。与其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如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也许一次表白会换来一个好故事,就像影片最后的爱德华一样,他终于鼓起勇气向妹妹埃莉诺表白了自己的爱。
②即使在爱情中受过伤害,也要有勇气重新开始
影片中的玛丽安年轻、美丽、热情、奔放。她和我们一样,也曾经对爱情充满过美好的幻想。所以,她第一个爱上的人不是布雷登上校,而是同样懂得浪漫、肆意度过青春的威洛比。
然而,这样不择手段的爱情也让玛丽安受到了太多的伤害。为了告别过去的痛苦,她差点失去了生命。这种治愈可能是持久的,但最终玛丽安已经爱上了,她可以放下过去,回归理性。重新出发后,她发现了布雷登上校沉稳的善良和深沉的爱,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哪个年轻女孩不想要轰轰烈烈的爱情呢?我不想年少时的感情就这样消失在夕阳里。我们对爱的期望并没有错。但最重要的是,在情感冲动中,受伤的大部分都是女孩。
所以,我们要有勇气去追求心中理想的爱情,也要有能力在爱情中保护自己。如果我们受到伤害,我们一定要理性保护自己,给自己一次重新爱的机会。
③好的爱情需要理性与情感的平衡
姐姐埃莉诺过于理性和内敛,差点失去了爱人爱德华;过分追求浪漫爱情的妹妹玛丽安,在爱情中受了重伤,险些丧命。
幸运的是,结局是皆大欢喜的。把情感放在第一位的姐姐懂得理智,在理智的审视下,她看到了身边爱人的魅力。理性的姐姐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在爱德华的表白下,她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
回到现实,我们想要的幸福和爱情并不一样。爱情有多种形式,但美好的爱情需要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就像我们的生活,血压和体温的平衡一样,我们追求内在的平衡就是对健康的追求。同样,在情绪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平衡。如果你太理性,你的人生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如果太追求情感,就会如火如荼,很容易受伤。
结论:《理智与情感》是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与其说这是理性与情感的选择,不如说是人性的选择。很多人感叹李安作为东方导演,似乎很了解简·奥斯汀,把这部电影捕捉得恰到好处。
一部好的电影,总会让人思考。从爱情到婚姻,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理性思考,两者缺一不可。但除此之外,还需要经济作为家庭的基础。我想这就是我们东方所提倡的“平衡”,也是东方导演呈现给我们的主题。